铁棍山药怎么种植的(视频+图解)
很多朋友可能是在城市生活惯了,非常向往农村生活,我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些打理铁棍山药田的视频,这些朋友就非常好奇,于是纷纷问我铁棍山药是怎么种植的?正好辞职之后这段时间我一直跟父亲学种植铁棍山药,这过程中每次下地都要拍点视频图片,今天我就结合这些视频图片给大家简单的说下铁棍山药怎么种植。
第一步:选种
铁棍山药是无性繁殖,选种一般有三种方法:
铁棍山药细细长长的一端即为笼头
1.铁棍山药笼头,又名山药栽,也就是铁棍山药块茎上细细长长的那一端,笼头上有芽头,每年铁棍山药出土之后,选择粗壮无病虫害、笼头芽头饱满的将其笼头折下,放在通风处晾晒7天左右,待其断面伤口愈合,然后收起到室内储藏,冬季注意防冻,必要时加盖草席等遮盖物进行保温,等到第二年,稍作整理即可栽种。
2.铁棍山药段,如果种植量大,留的笼头不够用,那么则可以用山药切断催芽后进行代替,其法为在种植前一个月,挑选粗壮的铁棍山药将其按10-15厘米进行切断,然后将山药段放入石灰水中浸泡5分钟,捞出晾干,放入拱棚埋土催芽,当芽长到1-2厘米的时候,练芽5天左右即可栽种。
3.余零子(山药豆),因为是无性繁殖,用以上两种方法栽种3-4年,铁棍山药就会产生退化,产量和品质均显著降低,因此在用笼头栽种两年的时候,就应该使用余零子进行繁育栽种,其法为每年10月下旬,铁棍山药叶发黄时,选个大、体圆、无损伤、无病虫害的零余子,拌湿沙,放室内冬藏,翌年清明前后取出,放日光下稍晒,即可进行种植,一般用余零子种的山药第一年长的比较小,可以留下做种,或者隔一年后再采收。
第二步:选地整地
选好地撒好肥料后用开沟机开沟
选地的标准是要选择地势平坦、排灌方便、土层深厚、土质疏松、富含有机质、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为宜,而且必须要三年以上没有栽种过铁棍山药。
地选好之后就是施肥,每亩地需要500公斤优质腐熟农家肥、饼肥100千克和优质的氮、钾、复合肥各50千克作为铁棍山药的底肥,施肥之后就是开沟,一般情况下每条沟行距80厘米,深度需要80到120厘米左右,两边自然隆起三十到三十五厘米的高垄,开沟的作用就是将底肥与土壤充分混合,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量、质量、而且铁棍山药良率高。
第三步:栽种
每年三月中旬中四月中旬是铁棍山药栽种的最佳时期,将笼头按一个方向平放沟中,芽头顺向一方,每个芽口相距15cm,每行最后一个芽头应回头倒放,与最后第2个平行而头尾各向一方,播后覆土3-5厘米,蹲实保墒即可,每亩地的种植量约为5000株左右。
?
第四步:田间管理
1.中耕除草:每次浇水或雨后及时中耕,一般3次,第1次在搭架的同时浅耕3厘米左右,第2次在6月中下旬,第3次在7月底8月初,只拔草不中耕,以免伤根。山药在出苗之后要及时的进行山药的除草,以防止野草和树苗争夺养分,前期只需要进行浅除,而后期除草需要以人工的方式拔除。
铁棍山药苗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除草
2.搭架:只有搭架才能让铁棍山药充分的通风透光,这样既能提高产量还能减少病虫的危害。一般的情况下在嫩苗长出土后就可以扎杆搭架,杆的高要保持在一米五左右,每一株就要扎一根杆,在距离地面一米左右的地方交叉着捆牢。
3.浇水:铁棍山药种植前进行一次少量喷灌,种植之后如果发现墒情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视情况补充一次小水,以保证铁棍山药的正常出苗,如果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以喷灌的方式进行浇水则最好。山药满架后追肥时应该结合浇水,但需注意在立秋之前的浇水量要少要小,八月中旬立秋以后可以灌溉一次拦头水,水量要充足,这样浇水既能让铁棍山药使块根下扎更快,有利于提高产量。
给铁棍山药浇水
第五步:采收
铁棍山药开挖采收
采收时间:一般霜降之后,铁棍山药地上的茎叶逐渐的变的枯黄,地下的块茎会进入睡眠的状态,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,也可以等到初春进行采收(注山药豆的采收时间通常比块茎早一个月)。
挖沟:先在铁棍山药地的一头,找到山药的植物根部,在种植行朝外面一点开挖一条与种植行平行的沟,大约下挖深度为1米左右,用窄口铁铲,顺着种植行挖过去。根据山药的根部大约估计一下山药的位置,快挖到山药时就小心的挖。看到山药后,要十分注意铁铲不要碰到山药。沿着山药的生长方向向下挖,直到整根山药露出来,然后将山药小心拉出来,去净山药外面的泥土,摆放好,然后就这样一路挖过去,直到所有铁棍山药出土,之后就可以装车拉走了。
第六步:贮藏
铁棍山药拉回家之后,在出售之前应该放在通风处撒上田间土进行贮藏,冬季应该注意保温,防止冻伤,夏季如果量大则需要放入专门的冷库进行贮藏。
以上就是铁棍山药种植的大概流程了,如今种植铁棍山药成本很高,主要是因为农家肥跟人工费用太高,这也直接导致了最近几年来铁棍山药价格一直上涨,其实到农户手里的钱并没有多多少,各种辛苦只有种植户最清楚,所以我才决定依靠互联网帮助邻里打开销路,如果你正好需要请支持下我们,不仅能让你吃到最正宗的味道还能让你吃出健康。